今天,Mr.D會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一些較進取的部署,迎接環球經濟下行。
相信各位朋友看過我之前的兩集,都會知道筆者不太喜歡股票,尢其是當經濟未見復甦迹象時,更不會大舉投資,細價股、高息股、大藍籌都不在本人的進取部署中。
何為進取呢?
是財富融資。(俗一點就是借錢投資)
環球經濟下行或預料會下行時,美國聯儲局都會減息,港元因為跟美元掛勾,上月不少本地銀行已經調減了最優惠利率(P),這亦正正是借錢的黃金時期!
"借錢投資"這種概念雖然易明,但其實暗藏危機!
正如金管局呼籲:借定唔借?還得到先好借!
筆者在這裡想說的是銀行的財富融資產品,而不是隨便私人貸款式的借錢投資。
私人貸款式的借錢投資是基本上沒有投資限制,你想買股票、買外匯、買馬、買六合彩都得; 沒有人可以限制你,只要你還得到就可以。
財富融資產品,是有經過銀行作審批的理財產品,借款一般都需要跟指定的基金及儲蓄保險掛勾。財富融資的優點是融資成本通常較私人貸款平,年期亦較長,有關產品經銀行內部詳細審閱,風險有銀行幫手評估。壞處則是投資只能局限於銀行指定及認可的產品。
以7成融資比例,財富融資形式有兩種,第一種是你存入30%資金,銀行再提供餘下70%的資金給你購買產品; 第二種是你先以100%資金購入該產品,購入後,銀行再借出70%的金額給你,不同銀行會採納不同的形式,亦有銀行同時提供這兩種方案給客人選擇。
至於那種形式較好? 當然是第一種吧!
即使手頭上的資金還未達到有關理財產品的最低入場費,亦能透過銀行融資購入該產品。
融資,當然是要付利息,Mr.D 自己的融資利息由1.75%到2.8%不等,有H(Hibor)plan ,亦有P(Prime Rate) plan,視乎銀行、產品及有沒有特別推廣。
筆者購買財富融資產品的主要原因是要靠賺息差、錢搵錢,為自己創造更高、更穩定、風險更可控的回報。另外,融資期間只需還息,不用還本(直至賣出或產品到期時才需還本),給予很大的靈活性。要注意的關鍵不是單單融資利息的高低,還要留意有關理財產品的回報率高低及是否保證,即是所謂的息差。
舉例說,一隻6年期儲蓄保險計劃,保證內在回報3.3%,非保證內在回報0.2%,融合成本為P-2.85%, 即2.15% (以P為5%計算)。假設P在產品期內保持不變,每年的保證息差就有1.15%。如以4倍槓桿比率(即自己付25萬,銀行借75萬,買100萬儲蓄計劃),槓桿後的實際每年回報就有約6%(還未計算非保證內在回報0.2%)。
有無風險?!
肯定有,試問有那一種投資沒有風險??
以儲蓄保險融資計劃來說,風險是保險公司會否倒閉、銀行會否倒閉、借款利息的浮動...等等,風險高與低就因人而異,如果對政府的保險監管制度無信心,對銀行、保險公司的保證回報無信心,又覺得美國好快會調頭加息,當然風險就會高。
有6%回報的槓桿儲蓄保險計劃,可能會比炒賣股票少,但勝在不用於經濟下行的波動股海中傷腦筋,是債劵以外,筆者的部署重點!
希望大家在環球經濟下行時一切順利、財運亨通,最緊要身體健康!
下集再分享!
想睇睇每日港元定期存款頭五位最高息的銀行存款利率及每日HIBOR資料,可以去以下網址:
主要分享對香港金融套利(Arbitrage)的最新資訊、以至相互交流微觀金融、宏觀經濟的不同分析 (所有內容純屬個人見解分析,僅供參考; 由於財經資訊日新月異,本人不能負責關於本文提及的理財產品的完整及準確性,建議向相關專業人士查詢)
Wednesday, December 11, 2019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
Featured Post
債券收息投資 - 初哥入手攻略 (一)
今個月,Mr. D 會分「4」集,同大家分享債券投資初哥入手的少少心得。 先求知,後投資。首先,在首兩集,我們先了解一下甚麼是債券,認識一下基本功。最後兩集則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可以用低成本投資債券收息! 債券是一種投資產品,初哥入手時大致需要留意以下幾個基本點: ...
Popular Posts
-
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留意依家做定期,數間銀行都有提供新資金優惠,新資金定期利息往往會比舊資金高0.05%到0.3%不等。 現時,有做新資金定期優惠的,有大銀行如匯豐、渣打;亦有中小型銀行如花旗、集友、富邦、創興銀行等。要注意的是每間銀行對新資金的定義並非統一,最簡單可算是渣打的新...
-
Mr. D有一段時間沒有寫Blog 了, 這一年有很多突發的事情,令投資方向充滿不確定性。 二月俄烏爆發戰爭,三月香港第5波疫情嚴重,傳了3年的中港兩地通關遲遲無影,0+3也是剛剛才實施,美國聯儲局不停無止境加息...這些種種都將股、債、樓推到 下跌軌道,暫時真的見不到𥌓光!...
-
新來的朋友,大家好,上兩集Mr.D分享了一些債券收息投資的基本功,如大家跟我一樣都是初哥的話,建設可以去我之前的兩集,看看一下債券的基本術語,集思廣益、溫故知新! 今天,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以不用1萬港元的低成本初嘗一下債券收息投資。 在香港,除了香港政府發行的ibond...